联系邮箱
coo@longdan-nev.cn
进入农历2025年,汽车行业新年开启智能化新动向:L2+智能辅助驾驶将成为2025车企的全面大作战时代;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4已多个月完成超过50%的渗透率,2025年将继续开启跨越“油电平分”的新节点;2024年,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达65.2%,2025年合资品牌要开启保护市场份额的大作战了。
新能源渗透率将继续提升
中汽协数据显示,在政策利好、供给丰富、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,2024年全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.8万辆和1286.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34.4%和35.5%,产销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,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。
在2024年,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渗透率已连续五个月超过50%。几年前,渗透率仅在一部分限牌的大城市比较高。如今,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,渗透率都快速提升。
在新能源汽车经过了一番高速狂奔之后,如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多次超过50%,也意味着“油电平分”市场的时代已经到来。接下来,新能源汽车还会保持高速增长么?业内人士的答案是,增速可能稍稍放缓。虽然速度放缓,但质量会更高。几年前,不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都是由一些代步车做出了重大贡献,随着自主品牌在各大细分市场的深入,更高端车型的新能源渗透率正在快速增长。
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:“2025年内需+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1650万辆左右,增速约30%,其中国内市场1500万辆。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55%左右,进入相对高质量的发展阶段。”
智能化的下半场到来
2025年的产业热点预测中,不少人都投票给了AI。AI在汽车上的应用,智驾可以说是第一步。更早之前,就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测,汽车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,下半场是智能化。在进入2025年前,就有不少车企铆足了劲要投身智能化,尤其是智驾的赛道。
2024年上半年,国内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过55%,预计2025年将达到65%。2024年国内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更是超过70%,预计2025年将达到76%。基础智能化2025年将进入全面覆盖阶段。
高阶智能化也呈现快速增长,国内NOA(领航辅助驾驶)功能渗透率在2024年上半年达到11%,预计2025年达到20%。
智能化渗透率过半,代表了智能化进入了真正的拐点,同时,“软件定义汽车”正逐渐演变为“AI定义汽车”,各家车企也纷纷表示要加码AI。
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,“2025年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竞争焦点肯定是智能化,大模型、城市NOA、端到端、自动驾驶辅助等智能技术将快速产业化,未能进入智能化门槛的车企面临被淘汰风险。”
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将人工智能视为“未来的全部”,称理想未来100%会做人形机器人。
吉利汽车发布了“智能汽车全域AI”技术体系,吉利认为智能汽车是当前深度融合AI技术的重要载体之一,未来智能汽车将不仅仅是移动工具,还将具备自我意识,成为有智慧、有温度、有情感的“出行智慧生命体”。
合资品牌开启市场保卫战
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大趋势,中国品牌是重要参与者,这也让中国汽车品牌竞争力大幅增长。2024年,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65.2%,较上年同期提升9.2个百分点。
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,意味着曾经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品牌份额在下调,如今已经成为了自主品牌为主、跨国企业为辅的市场结构。
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,跨国车企开启了市场份额的保卫战。不过,面对电动化、智能化进度更快的中国车企,大部分跨国车企还是有一些“有心无力”。
专家认为,外资品牌必须做出重大改变才能在中国市场继续有所作为,按照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定义在中国销售的汽车,强化在中国本土的研发,充分利用中国在电动和智能方面的资源。
从2024年开始,不少合资车企都开启了“换帅”模式,以更本土化、更灵活的打法来应对市场变局。同时,众多国际品牌也开始在华设立有自主权的研发实体,不再用“舶来品”打本土化的战争。
愿景:做新能源汽车产业激励者,创新无限,品质无界!
使命:创新为先,品质为本,持续改进,追求卓越!
价值观:以人为本,产业领先,品质优良,服务至上!